증산법종교
▼ 구글로 검색
수정 삭제
中 和 經 原 文(중화경원문)

中 和 經 原 文(중화경원문)

경전 및 도서  화송 화송님의 글모음 쪽지 2013-12-15 21:52 10,059

中 和 經 原 文

 

 

相授心法允執厥中
中也者天命之性萬理具備天變萬化皆從此出乃天下之大本而爲道之體
和也者卽率性之謂四達不悖天下古今皆由此出天下之達道而爲道之用夫道
之體用不外乎吾之性情人以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於天人以知事之有道而
不知其由於性萬物各具一性所以萬殊者一本也天下萬物雖有萬殊其理則一
惟吾心之一理以貫通乎天下事物夫事物萬殊而有不齊者各得其理也學者潛
心於聖人之業宜於此求焉聖人之心未感於物也則其體廣大虛明絶無毫髮偏
倚所謂天下之大本也
聖人之心感於物也則喜努哀樂各隨所感而應之無一不中節者所謂天下之達
道也以其本體而言之如鏡之未有所照則虛而己如衡之未有所加則平而已至
言其用則以其至虛而好醜無所遁其形以其至平而輕重不能違其則此所謂中
和而天地位萬物育雖天下之大不外乎吾心造化之中心者神明之舍所所以交
於神明之本夫事神之道必在於敬敬則此心收斂無所私曲而能直直則此心虛
明無所雜亂而能淸然後能通神明學者誠能虛心以體天下之物則精義妙道莫
不昭然而接於吾之心目然後眞知其道器之調合而顯微之無間也寶鑑照與不
照明未嘗息洪鍾叩與不叩鳴未嘗已
天用雨露之薄則必有萬方之怨
地用水土之薄則必有萬物之怨
人用德化之薄則必有萬事之怨
衆陰之中一陽始生天地之心可見衆惡之中一善始生聖人之心可見天用地用
人用統在於心性者乃天命之全體人心之至正所謂體用體所以立心之誠爲本
虛靈心之體用所以行道之行爲用智覺心之用靈者體之存其體謂之道道之用
不可窮智者用之發其用謂之神神之用不可測寂者感之體其體甚微理無不明
感者寂之用其用甚顯誠無不格物無不備誠者自誠也造化有造化用用無不致
道者自道也人事有人事用心外無理理外無事一心之理盡貫衆理學者進德修
業必以天地聖人爲法焉人者鬼神之會也人之虛靈智覺無異於鬼神人之始生
精與氣而已精氣爲物遊魂爲變陰精陽氣聚而成物魂遊魄降散而成變
精氣者自無而有自無而有神之情也游魂者自有而無自有而無鬼之情也自無
而有故顯而爲物神之狀也自有而無故隱而爲變鬼之狀也陰陽之精五行之氣
氣聚爲精
      及其散也陰陽五行各歸其本魂陽反於天魄陰反於地鬼神何爲而有狀
精聚爲物
狀且無也何爲而有情曰物者具是形者也魂止則物存遊者止之變魂者使是形
者也魂遊則物亡亡者存之變觀其聚散則鬼神之情狀可知也精者魄也耳目之
視聽爲魄氣者魂也口鼻之呼吸爲魂二者合而成物魂也者神之感也魄也者鬼
之感也合鬼與神敎之至矣死則謂魂魄生則謂精氣天地間公共底鬼神
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大極未嘗離也水火金木待時而成水生於火故天下無相克
之理五行造化之初一操一濕濕之流爲水濕之融爲木操之爍爲火操之凝爲金
其融結爲土自輕淸重濁先天五行之體四時主相生六腑主相克后天五行之用
其體對立其用循環五行之質存於人身爲肝肺心脾腎五行之神捨於人心爲仁
義禮智信質者其粗也神者其精也五行有五事貌言視聽思貌光澤故屬水言發
於氣故屬火金聲淸亮故聽屬金眼主肝故屬木四者皆原於思亦猶水火金木皆
出於土五行以土爲主五倫以信爲主五事以思爲主土居中央心亦虛中而居中
央天地之中央心也故東西南北身依於心思者動魂智者靜魄思者心之用謀度
其事人物始生精之凝而爲貌精之顯而爲視氣之出而爲言精之藏而爲聽其主
宰爲思精濕而氣操精實而氣虛精沈而其浮故精爲貌而氣爲言精之盛者濕之
極故爲木爲肝爲視氣之盛者操之極故爲金爲肺爲聽貌與視屬精故精衰而目
暗言與聽屬氣故氣衰而耳聾此理曉然者也精衰則氣衰精盛則氣盛無間隔也
醫書所屬而疑之則不知變之論也恭屬水水有細潤意思貌屬金金有精密意思
人之擧動亦欲細潤人之爲謀亦貴精密鬼神之實不越乎陰陽兩端而已大哉天
地之運日往月來爲夜月往日來爲晝熟測其所以然哉曰道也聖人乃能通而知
者也往者屈也來者伸也晝夜者一日之屈伸死生者一世之屈伸寒暑者一歲之
屈伸古今者萬世之屈伸聖人何以通而知之用易通乎晝夜之道知其死生之道
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冬寒夏暑者陰陽也所以運動變化者神也神無方易無體卽所謂天地鬼神幽明
生死曰陰陽也乾坤定於天地剛柔繼於動靜貴賤陣於尊貴吉凶生於事物變化
現於形體皆非聖人之爲也天地判陰陽之來本自有之聖人準之以爲敎爾學貴
於自得也天地所以爲天者不外乎陰陽五行天地一物陰陽一物物之來遠自八
荒之上深自六極之下吾能知之天地之鑑也萬事之照也
所謂至精至微處極深則至精硏幾則至微至精至微至神惟深惟幾惟神深者能
通天下之志幾者能成天下之務天地定位易在其中者神也何不言人行乎其中
蓋人亦物也若神行乎其中則人於鬼神上求之矣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何爲也曰
心之神聖人之神果何物也曰心之精也曰心惟能神否曰物理有之銅山東傾洛
鍾西應人氣亦有之其母요指其子應之五行者天地所生以養乎人者也其氣運
乎天不息其才運乎世不匱其理賦於人爲五倫以天道言之莫大於此故九疇之
首五事者天之所賦而具於人者也貌之恭言之從視之明聽之聰思之叡皆形色
中天性之本然也
必以敬用則能保其本然之性也不以敬用則身必慢言必悖視聽則婚且窒思慮
則粗且淺而本然之性喪矣五者治心之要以人事言之莫切於此故五行之次水
火金木待時而成水生於火故天下無相克之理仁義禮智信五者修身立道之本
齊家治國之本爲學之本鬼謀本陰陽五行之氣人謀本陰陽五行之理易者開物
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已而推而極於天地之大反而驗於心術之微其一動一靜
循環終始而已易曰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河圖洛書聖人則之
通於天者河也龍馬負圖而出中於地者洛也神龜載書而出聖人之德上配天
而天降其祥聖人之德下及地而地呈其祥聖人見禽獸之文始劃八卦感通神明
之德以類萬物之精神龜所負之文背上列於數聖人通見其數爲九疇入萬世爲
治之法河圖洛書相爲經緯八卦九宮相爲表裡一二三四皆經常之疇法天以治
乎人六七八九皆權變之疇法人以驗乎天天地者陰陽對待之定體伏羲八卦
方位造化對待體文王八卦方位造化流行用對待非流行不能變化流行
非對待不能自行神明之德不外乎健順動止八者之德萬物之情不止乎天地雷
風八物之情神明之德不可見者也故曰通萬物之情亦可見者也故曰類)卦之
象反而求之不外乎吾身之外精可以通神明之德粗可以類萬物之精之爲道
德性命粗之爲形色聲容內之爲視聽言動外之爲君臣父子大而至於手足微而
至於爪髮皆不外乎八卦八卦何物也曰太極也太極何物也曰至正至中不偏不
倚道之大原也人徒知七尺軀載天履地飢食渴飮與進化而已天地之間日月運
轉消息盈虛往來屈伸之中熟知自頂至踵天之與我者有如是至精至妙至廣至
大之理是吾身也大而天地微而昆蟲草木幽而鬼神之理明而事物之跡明可以
謀諸人幽可以謀鬼神上極天地之始下極天地之終吾能反身而誠默而誠之不
言而信之則大足以參天地微足以育庶物幽務愧於鬼神明無作於人民與天地
相爲終始則所謂萬世之明鑑天地有可變之理聖人有能變之道天地定位聖人
可以成天地之能聖人成天地所不能成明可以酬酌事物之宜幽可以贊出鬼神
之命遠宗其道則凡事不在其道之外近守其法則凡事皆寓其法之中聖人之道
有四焉所謂變化也聖人所劃之卦作卜筮之法言者心中有意之辭制器者其事
著於象卜筮者其事吉凶占動者其事有變化卜筮者天所示人也人事盡而可以
求於天命備是德者伏羲是也聖人懼後世不能知之於是繫之辭以告之定其辭
以斷之曰示則使人有所見曰告則使人有所知曰斷則使人無所疑易有聖人之
道四焉(言器筮動)指其所志者易之辭圖書則日月星辰循環始終之度卜筮則
金木水火生成制克之數蓋天地所以爲造化者陰陽五行而已聖人不能違也天
地以其氣生物而理行乎其中聖人以其理治人而氣參乎其上是以明於天地人
道以敎下民卜筮之事聖人未嘗不敬信之以明鬼神之德聖人雖一時一事無
不敬卜筮天擇建立卜筮之人非其人不專非其人不可必得其人然後乃命卜筮
以定天下之吉凶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先天圖落筆之初陽劃在右陰劃在左
二劃分左右以成行列而爲一符劃不立則乾坤息而變化不行陰陽二氣交相雜
居而成文通書以妙用謂之神鬼神者造化陰陽之氣誠敬者造化陰陽之理道者
本然者也變化者所乘之機也陰陽二氣合而成文經天緯地是一橫一直一劃一
點皆是文理故謂之文文而質爲主裁成天地之道質以文爲輔輔相天地之宜便
是經天緯地道德文日月星辰天地文列于上金木水火地之文陣于下聖人處於
其間裁成輔相以爲用之精之約之釋一字致之約之則存養之功益密思慮者存
養之功精之則省察之功益嚴恐懼者省察之功約之精之其守不失則所以應物
之處無所差違所謂中和也誠能自强立志則氣亦從之不至於昏玩理養心則志
不昏志以神氣則氣不昏氣不昏則有受政之地聖人之敎可得而成矣統以言之
經與權而已經者道之常權者道之變學者雖一劃一點居常盡乎天之理動靜合
乎天地道則天必佑之天下許多道理皆包藏於卜筮中六劃成卦六位成章天地
設位易在其中惟禍福之機也
以筆言記者非一人點劃音聲之文各有定法四方如一卜筮能應鬼神如祭祀能
享鬼神鬼神之理在彼我以此理而行之故享應陰陽之道德依於吾心全德之仁
則頃刻周流天地凡草木禽獸蟲魚微物無不有陰陽之理聖人之心細推鳥獸羽
毛之微天産之物飛者陽走者陰地産之物木者陽草者陰鯉魚背上有三十六鱗
陰數神龍背上有八十一鱗陽數鳥獸之文謂之文禽獸大道術一物之理一人之
氣相爲符同不疾二速不行而至況聖人之心神乎亦集其自家精神則彼之精神
亦集於天文地理某物於草木禽獸某物於身於物爲某物各以例擧之不盡言學
者觸物求之衆物之中各有衆像可執之物爲柄柄者生物之權地有形而可執
故爲柄在天成象乾主氣故成像者法之未定在地成形坤主形故效法法者像
之已形變化流行非形像無以見故因形像而變化之跡可見人順理而成功乃贊
天地之化育人在天地之間只是一理然天人所爲各自有分天能生物耕必用人
水能潤物灌必用人火能燁物爨必用人裁成輔相皆人非贊而何)存心則一念全
萬理致知則萬事當理會理以本然者故性曰天德命曰天理亦一而已非二物也
如此則氣之偏者變而正柔者變而剛昏者變而明其不變者生死壽夭有定數也
心猶鏡仁者人心之全體仁猶鏡之明鏡本明彼塵垢之一蔽遂不明矣仁與心本
是一物彼私慾一隔心違仁却爲二物若私慾旣無則心與仁相會合成一物矣聖
人以陰陽之道盡洗其憂世之心望天下爲君子古人淳質初無文義故以卜筮劃
卦爻以開物成務繫辭曰自大衍以下皆是卜筮之事開示吉凶冒天下之道推而
上通鬼神之德精及於無形下察事物之理粗及於有像像者模得其物之形謂之
像辭者各指其所爲敲天下之動存乎辭卜者因其事而發明劃卦布爻以觀神明
其德之事觀其象觀其變捨逆取順玩其辭玩其占避凶趨吉萬物之體卽鬼神之
德所謂體物不可遺運禍福之機也
鬼神者天理之至也 知天理之至所以不惑
聖人者人道之至也 知人道之至所以不疑
鬼神便是天地之功用人於良能功用上認取其德鬼神生長斂藏之事是熟使之
曰道也然其性情如此也若生而成春長而成夏斂而成秋藏而成冬便是鬼神之
功用鬼神雖無形無跡遍體乎萬物之中鬼神之氣入於寸分毫釐絲忽之中以觀
消息盈虛之變出入進退之理變化之道莫非神之所爲也故知變化之道則知鬼
神之所爲也變者不能自變有神而變化者不能自化有神而化明於天地之道察
於民之故天人者合也
天地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德積則行必有方物積則散必有道道心微者
天理之奧也人心之危者人慾之萌也道心是義理上見人心是事物上見一心篤
行則日用之間由念慮之微以達于事乃著必能去私取義從是舍非不使一毫人
欲之私則天理光明正大矣人之行事與天地相爲流通道在天行在人行有善惡
氣各以類應之德各有方氣各有像自五行以至於庶徵皆得其道則協氣成像人
蒙休祥五福應之失其道則乖氣成像人罹災殃六極應之惡充者成罪善充者成
功得失在於身一德修則凡德必修休咎應於天一氣和則凡氣必和君實造命者
也民侖雖稟于天君實造命休咎徵於天禍福加於人福極通天下人民言之人主不
以一身爲福極而以天下人民爲福極天命之謂性生物得來方始命名曰性以陰
陽五行化生萬物理亦賦焉曰命萬物各受所賦之理曰性此道在我無不本於天
故道之大源出於天性也理也一而已天能與人以耳目口鼻之形而不能使之無
飢餓凍餒之患天能賦人以仁義禮智之性而不能使之無氣稟物欲之蔽萬物各
具其性氣稟不同故其性所近者窺之近者非親近之近其性所近之近性命之理
繼于氣自古性字謂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故五性具焉五性感動而後善惡分萬
事出此則其中七情生焉性中有仁義禮智信性者禮之本仁者人之生理人若不
仁則自絶生理仁義禮智存心則叡治天下之本仁者人心之全體仁者政之本身
者人之本心者身之本萬物成時各成一仁仁者義者與鬼者待對發於心而自盡
則爲仁仁者用之跡驗於理而無違則爲信用者仁之心仁如天之崇故所知日就
於高明而德益大禮如地之卑故所行日進於平實而業益廣治天下之道不在多
端在致敬之間而已繼善陽也成性陰也此以天命之序而言陰陽也仁者陽也智
者陰也此以物受之性而言陰陽也陽之所以爲陽者皆動而無體陰之所以爲陰
者皆靜而有體通陰陽爲一道合天地爲一理幽明一理幽爲難知神人一道神爲
難格通於幽感於神則治人何難有之心猶活物獨以動物
玄玄妙妙至道之精昏昏默默至道之極學者從容涵養至於日深月熟則忽有不
期而自來力行則積累之功化生自然無跡之妙也德至而福自應皆天意所在
也天之生物必因本然栽者根本純固傾者根本搖動培養覆敗之數天非有私意
於其間因其物自取其本也如人之病若有生氣則藥氣依附而滋生若有死氣則
藥氣流散而危殆天下之治亂都在於吾身之得失矣鬼神往來屈伸其德是天命
之實理天地之理盡於鬼神君子窮神盡力於天道天理油然作雲沛然下雨一誠
終始流行萬物之中無誠則無物有誠則有物至誠不息則生物之多莫知其所以
然也至誠物用則所以配天地久則有驗千古以上萬里之外一心所通焉如木之
千枝萬葉都是生氣流注貫通德行於道道得於心則有日新之功恭主一身誠主
一心感者自己之道夫性者萬物之一源指用出於體指體出於用根於天理自然
謂之仁形於人心至愛謂之孝眞實無妄謂之誠主一無適謂之敬聖人之心所謂
天且不違至誠指大經大本之質理至聖指發用神妙之眞理禮者理也理必有其
實然後有其文文者所以文其實也天地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事死亡如生存曰誠
凡祭祀皆然而交於神明者愈遠則其心愈篤報本追遠之心盡則仁孝誠敬之至
矣此心久於事物之理則何所不明吾心之誠何所不格哉天者理也昭昭之天合
人心之天理原於天具於人心若逆理則自欺此心之天此欺在天之天禍非自外
而來罪及其身好德之人心所同然同德相應則天理自然合矣德者人心之公理
必有同德相從如居之有隣也範圍天地一念不喩時則經緯萬方雖天下之大德
乃可動欲知廣大則於天地觀之欲知變通則於四時觀之欲知陰陽則於日月觀
之欲知功德則於聖人觀之富有者大業日新者盛德生物無窮天地之大業運行
不息天地之盛德功及萬世聖人之大業終始日新聖人之盛德富有者無物不有
而無一毫之虧欠日新者無時不有而無一息之間斷藏之而愈有顯之而愈新出
者自內而外故往也入者自外而內故來也今日覆算昨日之故數往者順今日
逆計來日之故知來者逆陰陽一分一合進退之中造化無窮之妙也日者管領
萬物運行不息生生不已天地也聖人也一而已矣有是時有是才必有時才可以
                            知天之可畏必擇人居之
濟世之才與時會合則足以成務
                            知事之可畏必兢業圖之
人與天地一體身與手足一體人與天地不相通心不通身與手足不相通氣不通
手足不仁謂之病仁者人之生理天地與我同心人得天地之心爲心卽謂之仁而
善之本善者天地賦與萬物之理仁者天地生生萬物之心安土敦仁者其德廣大
其愛自廣敦乎仁者不失其天地生物之心敦是仁體愛是及物處仁者愛之理愛
者仁之用相爲表裡仁者在己則何憂之有若不在己逐物在外則皆憂知命者知
有命而信如天命故無憂其知益深隨處皆安大者無不統也廣者無不承也天地
                    至變者四時
之間至大至廣者也天地.        至善者至德至善是當行之理至德是自家所
                    至精者日月
          所以極乎上者至嚴至密
得者也聖人            雖彼之所以化於此者淺深遲涑其效或有不同吾之
          所以接乎下者-至寬至廣
所以應於彼者長養涵育其心或未嘗不一存而不失便是道義之門此生生不已
處聖人之言明其道知其理而無窮故樂而玩天下許多道理都在聖人口頭開口
道理之門擧古之聖人之言以敎人天地生萬物而先言人者天地之性人爲最貴
萬物皆備於人乾爲天也爲陰之父坤爲地也爲陽之母萬物分天地男女分萬物
察乎此則天地與我幷生萬物與我同體是故聖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雖一
草木一禽獸非其時殺伐者謂之不孝蓋物有雌雄牝牡之異則父母男女之像其
生也皆有先候次序之異則長中老少之像天地之性人爲最貴故以人言之分別
耳一陰一陽此天地生生之理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之者善坤道變化各正性
命成之者性繼之善元亨是氣方行而未著事物成之性利貞是氣稟受而結成物
事身敎於天下身敎者示以窮行踐履之實言敎於天下言敎者使其歌誦吟詠之
得二者不可偏廢以物求理而常玩物理以養性悠久猶人之元氣博厚猶人之形體
植德務其慈息去惡絶其根本學者於此有以不失其先後之序其經重之倫焉則
本末兼存內外交養日用之間無所間隔而從容涵育忽有不期而自來學者之工
夫皆在其中德盛仁熟從容中道然後有不期而自來非始學之事子房之從用孔
明之正大事之從容自我由之事之紛亂自我由之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陰
陽氣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剛柔質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仁義理
也道一而已隨時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其中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
五行是發源處五事是持操處八政是修人事五紀是順天道都是人君之身上不
過敬用五事而已此則自强於暗察致力於謹獨使之無一息間斷則天下平之意
以此觀之人君之所任豈不重哉致敬則人與鬼神二而一不敬則人與鬼神一而
二人之於鬼神自當敬之若見得道理分明則須著也
又如卜筮自伏羲堯舜以來皆用之是有此理也人若於事有疑則敬而卜筮決之
聖人雖一時一事無不敬卜筮聖人有功於天下萬世上之天文下之地理中之人
倫衣服之原器用之利法度之章禮樂之則推明制作也聖人像八卦爲治天下南
面而立取諸離離陽明卦也萬物相見於離故其像大人取以繼明遍照四方垂拱
平章豈不美哉天生聖人以任斯道也達則爲天地立心窮則繼往聖開來學爲生
民之命天道如此也所行卽是所知非於知之外別有所行也誠者指鬼神言之鬼
神之氣屈伸其德是天命之實理所謂誠也至誠如神誠者自誠也道者自道也誠
自成則自然及物而道亦行於彼物也誠者自心爲體道者自理爲用誠字卽天命
之性是物之所以自成也道字卽率性之道是人之所以自行也聖人淸明在躬志
氣如神至誠能知禍福之理則微之顯者則鬼神遠取諸物則變化可見矣久於中
則必之於外至誠之德著於四方者至廣故配天地惟性有未至於理有未明則與
鬼神不相通博文是致知格物約禮是克己復禮致知格物知之事克己復禮行之
事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文則乃禮之本文必有質而生武必有資而殺失
其正理則無序而不和矣君子立心能知道理故實得於己不求於他矣君子之道
有眞理故日見其新小人之道無實德故日見其亡小人專求於利故必背義貪不
義之財則反有害矣利雖得反爲人所奪事事依於利則利己害人其怨必多小人
有財而無德故禍及其身小人由財而招禍君子由財而固德敬事是節用節用則
不傷財長國家而奢侈之心或有時而生自然廣用則害及於民雖有愛民之心民
不被其擇矣國家將興和氣致祥必有禎祥之兆國家將亡乖氣致異必有妖蘖之
萌衣服歌謠草木之怪謂之妖水旱蝗蟲疾病之怪謂之蘖天災見於上水旱疾病
蝗蟲人害生於下人心怨反盜賊幷起外國侵犯如此則雖有聖人乃慾扶持亦無
奈何天地變遷禍福之道由民順逆取舍之故聖人豈有別福而賜之曰正心順理
而行者是爲福無道之人求榮反求辱自富貴貧賤取舍之間以至終食造次顚沛
之頃無時不有然而其取舍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取舍之分益
明矣古之君子戰戰兢兢靜養動察不使一毫怠慢矣頃刻安危在處心一身收拾
重千金此處以得太高妙然至誠之德在我能至其極則其功效氣像著於天下自
然如此能盡其道者惟堯舜而已蓋堯舜日久月深自有許多博厚高明悠久氣像
也悠久者其勢寬緩而不促迫大率功效氣像如三代之治氣像寬緩五伯之治氣
像促迫如地勢寬緩則長遠地勢斗峻則短促皆宜寬緩之義物之久則成而不壞
不久則雖成易壞至此悠久則與天地同用矣也方味之言得於耳者非難知之則
行之爲難未知則知之爲難知而至誠行之則不見其難非多述舊聞固不足以建
事非博學古訓固不足以立經非徒貴於多聞尤貴於學古也聞而知之非眞知也
不學不能知新我於未作事之前多聞天下古今之理去私擇善而信從之以爲表
準焉多見天下古今之事或善或惡而兼識之以爲參考焉夫多聞見則耳目之知
益廣精擇識則心志之知益明雖未能實知其理亦可以爲知之次矣徒學而不思
其理則罔且昏矣思者自得也如食必飽耳學而思則知益精思而學則守益固思
所以盡至精學所以致廣大學而思則理益明而不局於粗淺思而學則理益實而
不荒於高虛非平日積累之功無一朝貫通之效聖人千言萬語使人不失其本心
立心於仁處事於義有猶卽謀慮者也有爲卽施設者也有守卽持操者也此有德
之人人則念之焉聖人因天地陰陽之道立法使人知其寒暑耳聖人必先知道所
自來而後敎人
陰陽原於天地流行事物則謂之道修此道而敎人則謂之敎有所進則有所見故
高者有可攀之理深者有可入之理天地空虛之中萬物無非氣之死也上古聖賢
所謂氣此天地間公共之氣曰祖考亦是公共之  氣此身在天地之間便是理與
氣凝聚而生天地之間事與天地相關心與天地相通聖人之道在萬世功在萬世
今行聖人之道今得聖人之心便是天地事物之氣與理相通自祖考以來一氣相
傳人物在天地間生生不窮者理也氣聚而生氣散而死者氣也氣聚於此則理具
於此今氣散而無矣則理何寓耶物自爲父母之生也殊不知父母之生則天地之
生豈於父母之外別有天地生乎正其人倫和順於道德默契本源處理與義合應
處理出乎天言純乎天此天之言矣言者心之聲行者心之跡言行感應之樞機也
人以善爲感應則感應同乎天地故動天地詩之作也本言志而已方其詩也及其
歌也未有歌也未有樂也樂乃爲詩而作非詩爲樂而作也詩出乎志者也樂出乎
詩者也詩者本也樂者末也協其音反復而致其意諷詠之間況然而悟悠然而得
忘其傾斜偏小之念達其公平廣大之意詩之體使人諷詠而正其性情者也斯理
也成之在人則爲生成者性人心存乎此理乃道義之門禮樂敎化曰號令也但能
使民行乎其中不能使民洞曉其理非不欲使民曉之也勢有所不能故百姓日用
而不知也致禮以致身致樂以治心學者誠能以壯敬治其身和樂養其心則禮樂
之本得之矣詩自性中流出非吾心外物天高地下合同而化天地之間自然禮樂
禮以節人樂以和人書傳以道事詩傳以達意春秋以道義周易以神化天道恢恢
豈不大哉談笑微中足以解紛
金玉瓊房視逆旅 石門苔壁儉爲師
絲桐焦尾誰能解 竹管絃心自不離
匏落曉星霜可履 土墻春柳日相隨
革援翁畢有何益 木시耕牛宜養頤
篤於道者忘於物 勤於物者害於道
篤於道者心存義理 勤於物者心存淫慾
耳目口鼻聰明道通聰屬耳明屬目叡知屬心審則能思知則能知心者魂魄之合
思屬動魂智屬靜魄魂能知來有所未知則思索而知之陽之盡也魄能藏在其已
知則存而已陰之盡也一陰一陽相爲配對
天理人慾不能兩立故學者深戒之學貴於自得默而識之非吾意所及也不視不
聞之中自得於心而不忘也吾心之誠感格於神明之際人無言語勸之也人皆自
化而動寂然不動之時初不能如人之有思亦不能如人之有爲皆純乎天及其動
時而其受命也如響應無有遠近幽深逐知來事物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皆同乎
人變化言功鬼神言用鬼神只是氣而已數亦只是氣而已氣之靈曰神變化之道
數法是也變化鬼神只是氣而已天地之數五十五變化鬼神不越乎其間萬物莫
逃乎數七八九六各爲十五陰陽進退互藏其宅進則爲變退則爲化鬼神往來屈
伸皆進退之妙用處也天地之間動靜循環而已更無餘事其循環動靜之理所謂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總爲六十四卦自六十四卦總爲八卦自八
卦總爲四象自四象總爲兩儀自兩儀總爲太極無極太極謀得有功處太極所以
爲太極却不離乎兩儀四象八卦太極動而生陽太極靜而生陰動時便是陽太極
靜時便是陰太極盖太極在陰陽之中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實理處其生則俱生
太極依舊在陰陽之中其理則一其次第須有實理始有陰陽也雖然事物觀之則
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雨屬水肅之反爲狂狂則蕩故常雨暘屬火乂
之反爲僭政不治則僭差也僭則亢故常暘暖屬木哲之反則猶豫不明故猶豫猶
豫則解緩故常暖寒屬金謀之反則不深密故急躁急則縮栗故常寒風屬土聖之
反則閉塞不通爲蒙蒙則昏其心思無所不入以濟四者之惡故常風雨暘暖寒風
行乎歲月日時之中其災祥與人事相應
在天有五行在人有五事五行與五事天人合矣
人者鬼神之會也思者動魂未知則思而索之動
心者魂魄之合也知者靜魄已知則存而記之靜
遊者止之變
亡者存之變
八政者 人之所以因乎天
五紀者 天之所以示乎人
皇極者 君之所以建極也
三德者 治之所以應變化也
稽疑者 人而聽於天也
庶徵者 推天而徵於人也
福極者 人而感而天而應也
五福曰響 所以勸也
六極曰威 所以徵也
五事曰敬 所以誠身也
八政曰農 所以厚生也
五紀曰協 所以合天也
皇極曰建 所以立極也
三德曰乂 所以治民也
稽疑曰明 所以辨惑
庶徵曰念 所以省驗也
本之以五行敬之以五事厚之以八政順之以五紀 皇極所以建也
乂之以三德明之以稽疑
驗之以庶徵徵之以福極皇極所以行也
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紀五曰皇極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五福
六極
五福六極其數-共十有一大衍數
洪範之法不出於九疇之外
                       彛倫之道舍此而何以哉
彛倫之道常在於九疇之中
周易不言五行五行不言用無適而非用也
洪範不言陰陽皇極不言數非可以數明也
                    日月從角起
天無體二十八宿爲天體
                    天亦從角起
                                        二十八宿爲經
二十八日周天度數復行天無度日月五星爲天度          欽若昊天曆像日月
                                        日月五星爲緯
星敬授人時曰有道道有德德有化化有育育有蒼生蒼生有億兆億兆願戴唐堯
道者昭著於人倫五行之下得其道則有衆休之徵失其道則有衆咎之徵休咎
徵於天得失在於人雨暘暖寒風行乎歲月日時中不違時則草木百穀豊茂失其
時則草木白穀不實其害及於人民民之麗于土猶星之麗于天庶民衆多如星之
衆多之像盖民之安否察於星星之風雨本於日月之九道本於日故庶民惟星繼
之以日月之行
曆數所以推天運之常
                  星搖則民勞也
庶徵所以驗人事之感
五星同色天下偃兵歌舞太平以此觀之庶民之安否驗之於星是爲信也聖人心
術淵源之所寓精神流通之所及豈可以窺哉在天之天不可得以見在器之天可
得以見矣
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上者是理  道非器不形 形而下者謂之器 形而下者是
物 器非道不立
道不離器
        盖陰陽亦器也 理與器未嘗不離也
器不離道

盖人身亦器也言語動靜便是人之理理在器上器亦道道亦器理在其中
世界有意此山出  紀運金天藏物華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彌有終竟聯合之意彌則合萬爲一易曰井道不
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革去
舊鼎取新
彌勒佛立於鼎上
佛之形體仙之造化儒之凡節九年洪水七年大旱千秋萬歲歲盡佛仙儒  (現)
萬國活計南朝鮮淸風明月金山寺  (隱)
心靈神臺 享員 南無阿彌陀佛    (現)
天爲父
       母岳山金山寺 卽 履德之基也  (隱)
地爲母
基地不修慈善何立  (現)
三層殿 鎭撫東洋三國之佛  (隱)
火風鼎器藏於世待時而用何不利乎  (現)
佛有自然之像則有自然之理常人見其像昧其理聖人見其像知其理使人成立
道器以利天下之衆生微哉微哉道在而不可見事在而不可聞勝在而不可知
大病出於無道小病出於無道得其有道則大病勿藥自效小病勿藥自效忘其君
無道忘其父無道忘其師無道天下紛紜自作死黨以不安聖上之心以不安聖父
之心以不安聖師之心世無忠世無孝世無烈是故天下皆病有天下之病者用天
下之藥厥病乃愈宮商角徵羽聖人乃作先天下之職先天下之業職者醫也業者
統也醫通不可不文字戒於人孔子魯之大司寇孟子善說齊梁之君東有大聖人
曰東學西有大聖人曰西學都是敎民化民

     元亨利貞奉天地道術藥局在全州銅谷生死判斷

天地生氣始於東方日本出於東益者-友損者-三友其瑞-在東言聽神 計用
天地人神有巢文天文陰陽政事政幕大於文武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人道主於有
爲最爲敏政地道主於發生最爲敏樹文武之擧息在於人人有志於政尙法其文
武之政政者以正不正之人近日日本文神武神幷務道通巳亥天地之門戶七星
天之樞機斗柄星辰七星主張七星經爲政以德譬如北辰所居衆星共之所居至
靜能制動所務至寡能服衆德者本財者末德行於道道得於心則有日新之功所
行昭著萬古明鑑佛日出時降法雨露世間眼目今玆始開有緣者皆悉聞知好道
遷佛佛成人事
千里湖程孤棹遠
萬方春氣一筐圓
댓글 쓰기
70 / 312 / 3,446 / 2,001,273 관리책임 : 증산법종교 미디어실 media@jsbeob.com
증산법종교.com / jsbeob.com
Copyright © 증산법종교 All rights reserved.
증산법종교의 공식 도메인은
jsbeob.com증산법종교.com 입니다.
현재 접속한 도메인 jsbeob.dothome.co.kr
사이트 초기 작업시 생성한 임시 도메인이며
향후 접속불가할 수도 있습니다.
이 알림창은 공식 도메인으로 재접속하면
사라집니다.
공식 도메인으로 재접속하기